睪丸癌的危險



睪丸癌是指男性睪丸的細胞出現異常生長的情況,繼而演變成惡性腫瘤。睪丸癌在香港並非常見的癌症,每10萬人中只有約3至4人會患上此症,惟患者以年輕男性為主,年齡由16至40歲之男士,均屬高風險一族,其中白種人的發病率較黃種及黑種人高。現時,睪丸癌的成因不明,但患有隱睪症的人士,其發病率更較其他男士高出20倍。如有單側睪丸曾患癌,以及因為基因或染色體失調以致出現雌雄同性體等,也是罹患此症的高危因素。

一般來說,早期睪丸癌患者通常沒有明顯不適,但卻可見睪丸逐漸腫脹變硬,甚或摸到有腫塊,在活動時有重墜的不適感。此外,睪丸癌可產生激素,令患者的乳腺增大或疼痛,期後亦有患者表示於腹部出現腫塊或摸到頸部淋巴結脹大。 雖然不少患者能早期察覺上述病徵,但仍需小心處理,因腫瘤的生長十分迅速,更能轉移到肺部及後腹膜淋巴系統,建議男士每月應自我檢查,若發現異常情況,應立即找醫生作進一步檢查。

睪丸癌的存活率相當高,患者只要接受適當治療,其存活率可高達95%,著名單車運動員兼六屆環法大賽冠軍岩士唐,便曾受轉移性睪丸癌困擾。儘管當時他的癌病已惡化至第四期,但經化療後,岩士唐仍可奪取多項賽車殊榮。至於治療睪丸癌方面,醫生可能會進行各種檢驗,包括驗血、超聲波檢查和活組織樣本化驗等。現時,進行睪丸切除手術仍是最有效的根治方案。患者也不用過份擔心切除一側睪丸會對生育能力構成重大影響,因單側睪丸已可供應足夠的男性荷爾蒙進行生育。倘若癌腫已出現擴散,就可能要輔以化療及電療。


© Pedder Healthcare Management Limited. All Rights Reserved. Powered by Neximize Solutions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