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期膽石的病徵並不明顯,常見的可簡單如上腹部發脹、噁心、嘔吐等。若不予理會,膽石有機會堵塞膽囊管口,誘發急性膽囊炎,內部蓄膿、壞死、或敗血症等嚴重後果。病情發展至此,情況就危險得多。
傳統上,醫學界對急性膽囊炎都建議採用保守治療:休息、禁食、注射抗生素,大約四至六星期、將炎症控制後才以手術切除膽囊。此法對不宜立即做手術,如剛接受通波仔手術、正服薄血丸的冠心病患者而言是恰當的。但綜觀八十年代初至今的醫學文獻,不少文章都指出,急性膽囊炎不論採用剖腹或微創方法,都宜盡快處理為佳。
首先,保守治療期間,病人需接受五至七天的注射抗生素療程,期間又有機會因轉藥而延至十天,相比立即剖腹割除膽囊,約四天可以出院,前者無疑未是最有成本及治療效益的療法。此外,根據瑪麗醫院的研究,約有20%的個案,在保守治療期間因未能控制炎症,最終仍需立即動手術。而即使保守治療成功,但在膽囊炎症消退期間,病人的膽囊周邊會出現黏連,令一些醫生難以用微創的腹腔鏡手術進行治療,病人只能接受剖腹手術。
以往有說法指,以腹腔鏡進行急性膽囊切除手術,適宜於病發後七十二小時內進行。不過亦有其它研究發現,即使超過此時限進行手術,只要醫生掌握一定技術及經驗,其實成效不會相差太遠。換言之,病人發生急性膽囊炎後,任何時間腹腔鏡切除手術,仍然有成功能會。瑪麗醫院的研究指此類病例出現中轉(即因手術期間病情變化,雖立即轉用剖腹手術)個案約11%、中大研究則為20%。
一般外科醫生不會主動鼓勵病人預先接受手術,但有些膽石患者因要經常出國工幹,為免在國外突然發病,都會考慮於健康時預先接受膽囊切除手術,以防出現急性膽囊炎時手足無措,此時病人的手術選擇會較多。不妨與主診醫生詳細商討適合自己的治療策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