及早发现 腹腔微创手术提高肠癌存活率



据医院管理局2007年的统计数字,该年共有四千多宗大肠癌新症,於癌症排行榜占据第二位,仅次於肺癌,而死亡个案更接近一千七百宗,成为近年死亡数字增加最急速的癌症之一。然而,如果能够於早期确诊,肠癌可以透过手术成功治理,尤其是近年腹腔镜微创手术越趋成熟,大大加快患者术後复原速度,所以定期接受检查以及早发现肿瘤可提高患上肠癌的存活机会。

早期肠癌病徵不明显

大肠是由盲肠至肛门的一段消化道,可依次序分为升结肠丶横结肠丶降结肠丶乙状结肠及直肠五大部分。当食物经过胃部及小肠消化及吸收营养素後,剩馀未能消化的食物渣滓便会进入大肠,然後被大肠壁吸收水分,形成粪便,并会暂时储存於大肠的尾部,即直肠,待储存了一定分量的粪便後,便会发出排便讯息,让粪便离开身体。

由此可见,大肠是身体的重要储存器官,如果长出肿瘤破坏大肠功能的话,对生活构成不少影响。至今,医学界仍未能完全确定大肠癌的成因,但家族遗传丶高动物脂肪和低纤维的饮食习惯 丶缺乏运动丶曾患大肠瘜肉或溃疡性结肠炎等也是主要的高危因素。值得一提的是,虽然直肠只占整段大肠约十分之一,约三分一的大肠癌个案发生於直肠,以2007年的统计数字为例,於4,084宗的大肠癌个案当中,1,593宗来自直肠癌,差不多占整体大肠癌的四成。

大肠癌患者可能出现以下病徵,包括:

  • 大便带血及/或带黏液
  • 有排便不彻底的感觉
  • 腹痛
  • 贫血
  • 感到疲倦
  • 体重下降
  • 胃口减低

然而不少早期肠癌患者都没有明显病徵,所以如果没有接受大肠镜检查,难以在早期侦察出大肠癌。

传统区域性切除手术创伤大

虽然大肠的结构长而复杂,但约50%的肠癌个案,都可以外科手术根治,而手术的复杂度,则与肿瘤的大小及位置有关。简单来说,结肠比直肠较容易处理,因为直肠处於盆腔狭窄的位置,邻近亦有很多重要器官如膀胱丶前列腺,故手术期间较容易触及其他器官而影响其功能。

外科手术有两种,传统区域性切除手术及最新的腹腔微创手术,两种手术均能将受影响的部份彻底切除,当中包括受影响的肠部丶供应肿瘤营养的血管丶淋巴管。大约有50%的结肠癌个案在确诊时已经扩散,所以在切除肿瘤时,需要大范围地切除肿瘤丶淋巴管丶肿瘤的远丶近边缘约5 公分的组织。由於部份血管被割除,血液将不足够供应肠部,故一部份的结肠也会被切除,令整个手术的伤口长约15-20公分。

由於直肠位置复杂,附近淋巴繁多,腹腔狭窄,并接近不少重要器官,因此以传统手术切割直肠有一定的困难。由於科技日新月异,微创手术在直肠手术上提供了颇大的突破。

腹腔微创手术复元速度快

在1989年,当医生首次以腹腔镜进行微创手术切割胆囊时,外科医生已开始利用相同手术治疗肠癌。方法是於腹部打开四至五个小孔,用作放置手术仪器及腹腔镜,然後医生透过腹腔镜所传送的影像,观看腹腔内的环境然後动手术。以腹腔镜进行肠癌微创手术初期,由於尚未能完全掌握此手术能否彻底清除扩散至淋巴的癌细胞,所以医生只会以腹腔微创方法治理良性肿瘤及个别肠癌患者,包括癌细胞扩散至淋巴机会较低的早期患者,及主要用作纾缓症状的晚期肠癌病人。

及至90年代,有外国的医生发现不少病人的微创切口容易出现肿瘤复发的,故很多世界各地的外科医生停止发展以微创切除肠脏肿瘤手术。直至1999年,有一位西班牙的外科医生进行了 一项前瞻性丶双盲的研究,显示微创手术不但不会增加癌症复发率,病人的存活率更比传统手术优胜,尤其是用於晚期病人,因为微创手术创伤性低,患者於手术期间的出血量得以大大减少,对病人的心肺功能要求亦较低,让病人在手术後可更快进食及下床活动,加快身体复原;再者,由於病人不用长期卧床,可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如肺炎的机会。此研究的论据其後亦被另一刊登於新英伦医学杂志的研究引证,提出手术成功的关键在於医生的经验。随者医学科技成熟及医生手术技术不断得到提升,令腹腔微创手术已成为现今肠癌的标准疗法。

有别於外国,香港的医生未有受90年代的负面消息影响,继续研究及应用微创手术於肠癌上,故现在此手术在香港的发展较其他地区较为成熟,病人接受手术後的痊愈率也大大得到提高。

医嘱:

若果肠癌患者能够及发现,可以透过腹腔微创手术将肿瘤切除,患者的痊愈率甚高。由於肠癌早期没有明显症状,所以应定期进行检查。现在基本上所有有关结直肠癌的专业医师学会都一致建议,五十岁便应开始每十年进行一次大肠镜检查,可及早发现瘜肉及肿瘤,以便进行切除。


© Pedder Healthcare Management Limited. All Rights Reserved. Powered by Neximize Solutions.